Mar-08-21

譯者如何適應本地化產業的變化?

在 Clubhouse 的精彩討論

先前我和三位翻譯專家在 Clubhouse 舉辦 本地化=翻譯?來聊聊本地化產業吧 聊天室,收獲滿滿。

這次活動的發起人是台大翻譯學程講師徐昊,他在遊戲翻譯領域深耕多年,希望透過其他來賓的分享讓大家更瞭解本地化產業。他邀請我一起主持,讓我非常開心。

其實我從未曾在這個產業工作,也沒有接過本地化公司的案子,但說到翻譯作為一個產業,本地化是重中之重。從外界的角度來看,本地化產業如同影子,很多人搞不清楚它在做什麼,甚至覺得它沒什麼存在感。但實際上,以服務跨國公司為主的本地化產業,整個產業的龐大與複雜程度,和它們服務的跨國公司其實差不多。

​這次徐昊老師邀請到在 RWS Moravia 擔任供應商經理(vendor manager)的 Leon 和大家分享。RWS 是全球第五大本地化公司,這次邀請到在世界級公司任職的專家來分享,果然讓我們看到這個產業更大的樣貌。

此外,我則邀請 Camille 一起參與,她是台灣知名本地化公司「萬象」的技術總監,有很多和國際本地化公司互動的經驗。她也從制高點上為聽眾帶來她對產業的觀察,許多見解都和 Leon 呼應。

在這次 2.5 小時的分享裡,我們談論的內容很廣。不僅談到產業,也談到本地化裡的翻譯實際上的操作方式。由於內容很多,在此我僅就一部分分享。此外,我想先說明的是,以下內容是我憑著自己的筆記寫成,若有錯誤引述講者談話的內容,都是我聽錯或記錯,歡迎講者糾正或讀者自行聯繫講者請益。

...

客戶委託的案子變了

Leon 提到,過去客戶委託的通常是要進行幾年的大案子,例如耗時三年才能完成的一個大專案,但這幾年這種大案子變少了,取而代之的是進行幾個月的小案子。這些小案子有時不僅來得又急又快,也很難在事前預估需要哪些領域的人才來完成案子。

對此,Camille 表示現在越來越多資訊公司採用敏捷式開發(Agile development),和傳統的瀑布式開發(Waterfall development)完全不同,從而導致跨國公司和本地化公司合作的模式也改變了。

由於軟體開發非常要求時時貼近客戶需求,因此具有高度適應性(adaptive)的敏捷開發非常適合用在軟體上,以確保產品最後的成果是市場可以接受的。在這個模式下,開發和測試是同時進行的,不像以預測性(predictive)為傾向的瀑布式開發,必須等到產品開發完成後才做測試。

Camille 說,很多時候客戶來接洽本地化公司時,產品根本還沒開發完成,這就造成了案子總是充滿不確定性的狀況。不僅客戶前來委託時急如風,決定砍掉專案的速度有時也快得讓人吃驚。

其實,這一點從我看到的趨勢也是吻合的:市場的變化速度越來越快,企業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,企業必須快速應變才能生存。根據麥肯錫在 2016 年的研究發現,名列標準普爾 500 強的公司,在 1958 年的平均壽命是 61 年,如今 500 強的平均壽命只剩不到 18 年。麥肯錫預估,到了 2027 年,目前名列標普 500 指數的公司,將有 75% 會消失。

以上是被列在標普 500 的公司的狀況,這些公司基本上體質已經比絕大多數的公司好,所以若以所有企業來計算的話,平均壽命更是遠低於上面的數字。

因為市場劇烈變化,企業必須不斷因應,從而使服務它們的本地化產業相關從業人員,也感受到變化和相應而來的各種壓力。

...

本地化公司對人才的需求

隨著客戶委託的案子越來越破碎和急迫,本地化公司的應變能力要更強,必須能夠迅速動員各種人才完成案子。於是我問 Leon,這個改變是否影響到他們對人才的要求?他說是。

例如,有時候客戶不僅需要翻譯,還需要在翻譯裡同時做到搜尋引擎優化(SEO)的效益,所以譯者是否能夠寫出有利於 SEO 的內容,便成了他們選擇人才時的重要考量。當然,他們提供的加值服務不僅限於 SEO,客戶在行銷上的其他需求他們也可以提供。

換句話說,從本地化公司的角度來看,一個人才若能具備多項技能,自然會是他們優先考慮合作的對象。當一個人具備多項技能,等於能夠為公司帶來更快的應變速度,能夠應付客戶又小又急的需求。

講到這一點,Leon 提出他在 RWS Moravia 的一個對譯者的重要觀察。

...

譯者的自我定位

Leon 說,他發現歐美的譯者比較少把自己定位成 translator,而是把自己定位成 freelancer。這兩者的差異在於,後者不僅能夠翻譯,也具備其他能力。相較之下,亞洲的譯者則大多把自己定位在只做翻譯,其他則不太接觸,這一點非常可惜。

Leon 建議譯者多培養自己的彈性(flexibility)。除了多培養翻譯以外的技能之外,也應該學習成本和時間管理,讓自己無論是否有案子,都可以有所進展。案子來得很多或很急時,能夠馬上動員自己達成任務;沒有案子時,就把時間用在培養其他技能,以提高長期的優勢。另外,他也建議大家多個幾個本地化公司合作,藉此分散變動帶來的風險。

Camille 也建議譯者不要畫地自限,不要只做翻譯,其他像語言品質管理(LQA)、網站稽核(Web auditing)等也是可以發展的領域。這些領域和翻譯有關,但需要的能力不限於翻譯,還需要網路、網路行銷等知識。如果目前尚欠這些能力可以去學,學會了就可以幫自己開拓更大的空間。

至於學習新東西,我自己常用的網站是 Udemy,上面有許多評價非常高的課程,而且大多數課程都不貴。Udemy 常常舉辦優惠活動,趁優惠時往往可用幾百塊台幣就買到非常受用的課。

...

所有人都面臨變化很快的世界

有些譯者和本地化公司合作時,可能遇到讓人不愉快的事情,例如客戶早早來預約譯者的時間,或甚至要求譯者接受培訓課程才能接案。可是,當譯者騰出時間或完成課程後,客戶可能因為各種因素,而讓說好的案子從來沒有出現過。

遇到這種事確實讓人氣結,但會遇到這種事的其實並非只有譯者,譯者的客戶也可能遇到,而且越來越頻繁。面對這樣的狀況,如果能夠選擇的話,我們當然可以將這類客戶列為拒絕往來戶。不過,我的長期建議其實和 Leon 與 Camille 很像:多學習新知,妥善管理和調動自己的時間和資源,提高自己應變不確定性的速度和能力。

有一句話說「天下武功,唯快不破」,這個道理用在現在的世界更是如此。

...

專才與通才

之前我看過一段話,也想藉此和讀者分享:

「從二戰結束開始的總體趨勢是專才的重要性越來越強,世界的確是變得越來越專業化……但是專才的重要性在 1985 年就到頂了,然後劇烈下跌。通才和全才越來越重要。​

此後專才的作用保持了一段平穩期,但是 2007 年之後,又開始下降。研究者分析這很可能是因為現在有了互聯網,專業知識越來越容易被認得到,專才的稀缺性進一步下降了。​

所以,現在這個世界恐怕是通才已經壓過了專才。而專才更嚴重的問題在於他們擅長的領域都是比較狹窄的,這種方向的不確定性比較低。那麼結果就是競爭很激烈,而且如果你取得突破,別人會馬上學過去。」

面對不確定性越來越高的世界,讓自己變成通才是比較有效的因應之道。

職涯 翻譯

作者

Joanne Chou

Joanne is an English-Chinese translator, a UI/UX designer, and the co-founder of Termsoup.